顺治继位之谜,顺治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2016-10-18 20:52:40 来源:百山探索 作者:草根

顺治皇帝简介

清世祖顺治:中国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

顺治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名: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

庙号:世祖,即清世祖

信仰:佛教

民族:满族

顺治生父:皇太极的第九子

顺治生母: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即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顺治皇帝

顺治皇帝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1643年9月21日)夜间十点左右,52岁的清大宗皇太极在沈阳清官中的清宁宫东暖阁南炕上端坐而逝。由于他的死非常突然,未及指定皇位继承人,因此哀悼仪式刚一结束,一场围绕皇位继承人的斗争就剑拔弩张地拉开了序幕。

皇太极后妃中,地位较高的妃子所生的皇子,只有永福宫庄妃生的第九子福临,时年六岁;麟趾宫贵妃生第十一子博穆博果尔,毕仅三岁、其余皇子均为身份较低的妃子所出。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是长子豪格,时年36岁。豪格于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晋封肃亲王,掌户部事。而且久经战场,卓有威名。

他的文韬武略与手握的军政重权,使他成为一部分大臣瞩望的目标。当时索尼、图赖、鳌拜等大臣都倡议立肃亲王豪格为君。豪格也积极活动,取得了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支持。而济尔哈朗的地位、资望仅居于礼亲王代善之下。

豪格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即睿亲王多尔衮。他是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虽小豪格三岁,但在天命、天聪、崇德各时期的政治、军事地位均高于豪格。正当两黄旗紧锣密鼓地策划拥立豪格时,多尔衮所掌握的两白旗的大臣也在积极筹划拥立多尔衮为帝。他的同母弟英亲王阿济格和豫亲王多钎足他坚决的支持者。

电视剧中的顺治皇帝

电视剧中的顺治皇帝

太宗死后第五天,睿亲王多尔衮前往三官庙,召见内大臣索尼(正黄旗人)商议册立之事。索尼对多尔衮的回答十分果决“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清史稿》)。当晚,图赖来找索尼,告诉他一定要坚持拥立皇子。

次日黎明,两黄旗大臣首先在大清门共同对天盟誓,接着命两黄旗精锐护军张弓挟矢,环立宫殿,然后才依次进入崇政殿。崇政殿正中停放着皇太极的梓宫,东西两庑列坐的王公大臣为解决他
的继嗣问题举行着决定性的会议。两黄旗护兵全副武装地包围崇政殿,使会议充满了杀机。

会议一开始,索尼和螯拜率先提出立皇子,被多尔衮厉声喝退。接着,阿济格和多铎劝多尔衮即帝位。多尔衮见局势发展得如此严重,没有立即答应。多铎说“若不允,当立我。我名在太祖
遗诏。”多尔衮说“太祖遗诏中也有肃亲王。”多铎又说“不立我,就当立礼亲王。”礼亲王代善是太祖次子,太宗之兄,资望最高,一向养尊处优,无意卷入斗争漩涡。因而模棱两可地说“睿亲王若允,我国之福。否则,当立皇子。我老矣,能胜此耶?”(《清史稿》)。

豪格见此,故意推辞说“福少德薄,非所堪当。”退出会场。此举是为让他的早有预谋的两黄旗大臣们更方便地促成实现自己的意图。果然,两黄旗大臣们见主子离去,一齐佩剑上前,说“吾属食于帝,衣于帝,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这无异于以武力相胁迫。

代善见状,起身而去。英亲王也退出会场。多锋则一言不发。多尔衮不愧是一位睿智之王,在这样严重的僵持时刻,他随机应变,提出一项影响清朝历史的重大意见,说“你们的意见很对。肃亲王既然谦让退出,没有继统的意思,那么就应当立先帝之子福临。只是他年岁幼稚,暂由我和郑亲王分掌八旗军兵,左右辅政。

待他年长之后,当即归政。”(《沈馆录》)这一意见既与两黄旗大臣提出的“立帝之子”原则不悖,而又排除了豪格,不影响多尔衮实际掌握大权,实是一个以退为进的绝妙主意。两黄旗大臣无话可说,众人都无异议,于是,角逐了数日的继嗣问题,就这样一锤定音。诸王大臣遂形成决议,共立誓书,对天宣誓而罢。

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内外诸王率文武群臣齐集笃恭殿前,跪迎福临即皇帝位,颁诏大赦,宣布以明年为顺治元年。这就是历史上的顺治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