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疑案:太后下嫁之谜

2017-01-20 20:24:00 来源:太后下嫁探索 作者:草根

纵观清朝三百年,尤以清初最为混乱,疑案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清宫三大案了,它们分别是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即位。而在这三大案中又以太后下嫁争议最多。

博尔济吉特氏,史称“孝庄文皇后”,蒙古族,出生于风景美丽的科尔沁草原。为蒙古贝勒寨桑之女,天命十年( 1625年),其兄吴克善台吉将她送到后金,嫁给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时年13岁。1636年皇太极称帝,封博尔济吉特氏为庄妃。1638年26岁的庄妃生皇第九子福临。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病逝,6岁的福临在多尔衮的拥立下登基,次年改元顺治,尊其生母为皇太后,时年32岁。

f4e.jpg

太后下嫁之谜

多尔衮( 1612-1650),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太宗时封和硕睿亲王,清世祖以冲龄即位后,多尔衮即称摄政王,他为满清王朝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关于孝庄与多尔衮的情感,多数史料都这样记载:皇太极病重时,孝庄与多尔衮一直随侍在侧,两人时常眉目传情。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不争皇位,而力主皇太极之子福临继承大统。

孝庄为此感激不尽,并以太后身份传懿旨,令多尔衮便宜行事,随意出入禁中,不须避嫌。由此使多尔衮的权势愈来愈大,连见皇帝、皇太后时也免除了跪拜。更有一些奉承者说:皇上既然尊摄政王为父,何不使父与母婚配呢?于是顺治帝颁诏天下:“朕以冲龄践祚,抚有华夏,内赖皇母皇太后之教育,外赖皇父摄政王之扶持,仰承大统,幸免失坠。

今皇母皇太后独居无偶,寂寞寡欢,皇父摄政王又赋悼亡,朕躬实深歉从,诸王大臣合词吁请,佥谓父母不宜同居,宜同宫以便定省,斟情酌理,俱合朕心。

爰择于本家某月某日,恭行皇父母大婚典礼,谨请合宫同居,着礼部恪恭行事,毋负朕以孝治天下之意!钦此。” (据清末发现,“顺治遗诏”)清末刊行的明末遗臣张煌言的《苍水诗集》中有四句宫词。也有孝庄下嫁的记载:“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可见太后下嫁确有其事。

何况当时兄死弟娶嫂是游牧民族的风俗,本不足怪。后人还为此赋得打油诗一首: “清宫秘闻传京都,阿嫂竟尔嫁小叔,若闻此事真与假,宁信其有不信无。”易木撰《皇室秘闻》记载了孝庄与多尔衮结婚大典的盛况:孝庄召江南一精巧织工来京,布置“新房”, “未及一月,上自幔帐承尘,下至椅垫地毡,均以金银玉彩丝线织成,游龙戏凤,花卉翎毛,五彩缤纷,灿烂夺目。”

尔后,孝庄“又命人去苏杭一带采购绣丝冰茧、缕金象玉,以为壁饰;又定制大玻璃屏12扇。”“还命画工摹画《全宫妃女捧金莲送房图》”,画中有孝庄与多尔衮及内监、宫女等,画工精细,姿态动人。

据传,多尔衮死后,顺治为掩其丑, “将图焚烧了”。否认太后下嫁的史学专家和学者,也为数不少。著名史学家孟森先生著有《太后下嫁考实》,认为张煌言为明朝遗老,坚持抗清多年,他的诗句为“谤书”性质,不可信。孟森先生还认为,当时李朝与清廷关系 密切,清廷的一些重大礼仪活动,李朝都有使节参加,可《李朝实录》中却没有太后下嫁的记载。因此,可以认为太后下嫁多尔衮,应属子虚乌有之事。

此事之所以广为传播,是由于多尔衮夺取了大明江山,并并纳了他的侄儿豪格的福晋为妃,明朝遗老斥此为乱伦,于是将此事附会太后:以泄亡国之恨。

总之,“太后下嫁案”争论了三百年,孰是孰非,至今未有结论,仍有待于专家学者挖掘史料,找到有力的证据,解开谜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