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死因之谜,李斯、姚贾合谋陷害韩非【含视频解说】

2022-10-22 20:54:49 来源:百山探索收集 作者:百山探索网

韩非(约前280一前233)是战国末期著名的哲学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出身韩国贵族。韩非与当时秦国宰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

韩非所处的年代,正是战国末期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年代。

韩非眼见韩国政治腐败,改革不力,面对强大的秦军进攻一再割地忍让,曾多次上书韩王,提出一系列修正法度、富国强兵的建议,但不为韩王所采纳,于是退而著书,写成《孤愤》、《五蠢》、《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共计55篇十余万言,辑为《韩非子》。 后来,这些著作传到秦国时,秦始皇赢政看到《孤愤》、《五蠢》等著作,为韩非深邃的思想拍案叫绝。

韩非死因之谜

内心钦佩无比的秦王不禁感叹到:不见韩非,死不膜目。 秦王为了急于得到韩非,便发兵攻韩索要,韩王安只得把韩非送到秦国。这样,空怀报国之志,却四处碰壁的韩非做了秦国的客卿。在秦的日子,韩非同秦王赢政谈过很多话,很是投机。

他多次向秦王献计献策,为其统一天下殚精竭虑。同时他身为韩国贵公子,保存韩国又是他一个不可掩饰的目的。 韩非牢牢地站在维护韩国的立场上,这一点决定了他在秦国的命运。 韩非与秦王嬴政、李斯、姚贾之间的政见以及利害关系,存在着错综复杂和不可调和的矛盾。“矛盾”一词是韩非第一个用的,矛盾的故事也是韩非写的,也正是这一系列矛盾,终使他成为秦国政治斗争和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的牺牲品。

韩非死因之谜

前233年(秦王赢政十四年),韩非被囚禁在云阳监狱。

韩非想面见秦王,为韩国的存亡,也为自己磊落心胸拒理力争,无奈终不得见。李斯怕夜长梦多,就先下手为强,命人拿毒酒给韩非,让他自杀。 等到秦王后悔,派人赦免韩非,并命韩非回京问话,哪知道韩非早已命断云阳了。但秦始皇并没有为韩非平反,却一生实践韩非的理论,最终席卷天下,大统四海。

韩非身死异乡,只留下了十万余言的政治理论、治国方略。 韩非在秦国不到一年,还没有来得及被重用,李斯怕韩非得势会对自己宰相的地位构成威胁,于是和姚贾利用韩非曾建议秦王存韩以为番臣,在秦王面前说韩非的坏话,秦王听了李斯的话,将韩非下狱治罪。

韩非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不幸被害。

关于韩非死因,现存最早的有《史记》和《战国策》,但有关记载各有不同。《史记》记载:身为秦国朝臣的李斯和姚贾出于本国的政治立场,在秦始皇面前进言,说韩非乃是韩国的贵公子,如今秦国想吞并各诸侯国,而韩非始终会站在韩国的立场上,不会忠心报效秦国,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韩非的谋略不为秦王所用,留着他日后定会为他国所用,这岂不是秦国的后患!不如假借罪名杀掉韩非。

韩非死因之谜

秦王认为很有道理,于是下令将韩非治罪。 《战国策》记载:齐、楚、燕、赵四国准备联合攻秦。秦王召集群臣和众宾客商讨对策,群臣莫对。

而姚贾愿意出使四国以分化四国联盟,秦始皇很高兴,赏赐姚贾千户,封为上卿。 韩非身为贵族,看不起监门出身的姚贾,说姚贾曾是地位卑微的守门人,因盗窃被赵国驱逐出国,如若重用这样的人,怎样勉励群臣呢。 秦王召见姚贾询问,姚贾不否认自己的历史,并且表明自己全力效忠侍主,劝秦王不要听信谗言,离间君臣。

此事使得姚贾与韩非结怨。 李斯身为廷尉,掌握着司法大权。 他坚决主张用威吓的方法使韩国投降秦国,再由韩国进攻东方诸国。 逼降韩国的事是交给李斯去办的,李斯要灭掉韩国,韩非要力保韩国,同学变成了政敌;而且秦王特别欣赏韩非的学识才能,对李斯来讲终究是眼中钉和绊脚石,不除掉将后患无穷。李斯、姚贾合谋陷害韩非,前者出于个人原因,后者出于政治原因。

韩非死于政治斗争,但他的政治韬略却成了后世历代君王的治国要略。

法家集大成者,通诸子百家,明乱世之局,却终困于秦!他真的!我哭死!

 

网友点评到:

1.自己大道理蛮多,但是道理太多,阻碍了实践,他的到底会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体现。但他自己不去实践。不一脚躺进泥水里,一步步挣过来。怎么可能有为,他对国家的爱很坚定。但可惜对自己的良知和爱国情怀不够狠。

2.法必自儒出。儒家以最为理想化的规则——道德作为要求,束己约人,但道德没有统一的标准,难以考察,治理效果更倾向在教化层面,仅有社会舆论层面的强制力,对于社会纠纷的处理能力有限。

一旦放下这种过于理想化的方式,法家必然应运而生。法术势都是工具,关键在谁用,千百年王朝更替,法术势从未缺席直至如今,此间不乏明君圣主,更不缺暴君庸主。区别在于民心向背,因而回归儒家,民贵君轻。儒法同根,两者结合才能内圣外王。

相关文章